热忱欢迎新老客户光临指导,共创辉煌的明天!
服务热线:028-89899568 15698345563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8-89899568 15698345563
邮箱地址:
460726482@qq.com
公司地址:
成都市新都区工业东区九龙大道1-9号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乐享艺术生活 解锁幸福密码
发布时间:2024-02-05

  10月14日下午,东莞市第十届“福彩杯”老年人文化艺术节最后一个项目器乐比赛落幕。历时近两个月,36个代表团、1879名老年参赛者,247个参赛节目、236件参赛作品轮番亮相,充分展现了东莞老年朋友的风采和才艺。

  有人评价:“整场文化赛事惊艳震撼,爷爷奶奶个个身怀绝技!”老年群体参加的业余文化赛事,却赛出了专业大赛的气势,其参与度、关注度,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这场连续举办了10届的“老年文化赛事”,何以得到广大老年朋友青睐?纯粹的老年群体所特有的恣意挥洒、忘情投入,丰富的传统文化所展现的绮丽风姿、动人情韵,淳朴的民风浸润下的浓浓感动、郁郁乡情……这一切,都展露出当前老年群体退休生活的勃勃生机,诠释着幸福东莞的深厚内涵。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在赛场内外、街头巷尾走访体验,探寻这场“老年文化赛事”衍生出的一个个暖心故事。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薛屏  

  赛事兴盛 “火”在群众基础

  无论从时间长度还是覆盖广度看,东莞市老年人文化艺术节之于东莞的老年朋友,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石龙镇中山西社区曲艺社社长殷小萍今年已是第五次参加老年人文化艺术节粤曲比赛。她告诉记者,“平时各个村的曲艺社都会互相交流,甚至是与中山、佛山等地的曲艺社交流。参加市级的比赛对我们来说是老戏迷的交流,也是一次‘大比武’。”

  粤曲比赛于9月19日开锣,为期两天的初赛结束后评出43个节目晋级决赛,并于21日举行决赛。84个参赛节目里最终评出了金奖4名,银奖9名,铜奖13名,优秀奖17名。赛场上,《卖》《梦会太湖》《昭君出塞》……来自各镇街的老年“戏迷”同台献技,以粤曲这种传统岭南艺术展示当地老年人的风采。

  “一声锣响,好戏登场。这个比赛高手,我们坐在台下静静欣赏,向他们学习。”袁群女是中山西社区曲艺社的社员,学习粤曲仅有几年时间,今年是她首次参赛。

  “我是在家里上网课的时候对粤曲产生兴趣的。之后找到我们社区的曲艺社,跟着老前辈一起学。”袁群女告诉记者,“我自己越学越有兴趣,精神面貌也有很大的改变,也会叫上周围的朋友一起来学。”

  作为曲艺社社长的殷小萍已经在为接力传承作打算。她告诉记者,这次比赛不仅选派了曲艺社有多年登台经验的“老将”上场,还选出了像袁群女那样的“年轻一代”参赛,“目的就是让他们积累经验,越唱越好。”

  于是,记者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幕:50来岁的“新戏迷”和70来岁的“老戏迷”轮番登场,在场上比功力、展自信、亮风采,舞台两边伴奏的“乐队”同样玩得起劲……

  声乐比赛的赛场上,代代相继的故事也在传扬。

  张亚芹退休前是一名音乐教师,退休后随女儿来到东莞。作为常平镇老年大学声乐班的老师,一有空总会和学员们一起放声歌唱。

  “我们合唱团里很多都是从零开始的,现在看他们唱得挺好,我也挺高兴的。每天跟大家在一起感觉很幸福。”她笑着说,这次带着学员首次登上市级舞台,只为了给大家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在她的带动下,一群退休的老年朋友奔着登台展示的目标,趁着闲暇时间练练歌喉,每天准点录一段练习音频“交作业”发给张亚芹。

  “参加这一比赛成了许多老年文艺社团的传统,他们以此为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加以练习,一有机会,便大放光彩。”主办方介绍,“老年朋友在舞台上的样子年轻有活力,他们的认真态度和专业精神令人敬佩。”

  文化传统 “活”在氛围浓厚

  来自寮步镇的刘旭根此次带着曲目《新霸王别姬》登上粤曲决赛舞台。他告诉记者,作为20多年的粤曲迷,平日里经常与一班爱好者共同在曲艺社唱戏。

  “粤曲是优秀的民间文艺、民俗文化,我们从粤曲中感受积极正面的力量,每天唱戏对我们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很有帮助。”刘旭根说,一起唱戏、看戏、聊天,已经成为他们老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

  “‘多一门兴趣班,少一桌麻将’,老年文艺活动在社区文明中的作用非常明显。邻里几乎都是‘同学’,当然和睦。”在东城街道的东泰花园社区里,小区物业开办了社区的老年大学,组建了舞蹈班、器乐班、书画班等,满足老年朋友业余生活的精神需求,将“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理念传输到社区的老年群体中间。

  家住东泰社区的罗兰英到了社区老年大学后,还成了舞蹈班的舞蹈老师,并获得了不少荣誉。“家里的小朋友也觉得奶奶很厉害。”罗兰英说,不仅自己感觉变好了,身边的人也觉得她精气神不一样了。

  在这次艺术节里,罗兰英不仅带领舞蹈队队员登上舞台,还将把她的原创小品搬上舞台。她笑着说:“跟大家一起每天忙忙碌碌很好玩的,我每天骑个电动车,拿着大包小包出门,有人说我每天比上班还忙。”

  记者在这些老年人中看到,越来越好的小康生活带来的是老年朋友更宽广的精神世界、更丰富的精神追求、更积极的精神面貌。

  在罗兰英看来,老年大学也带有社交属性,“同学们上课十分认真,下课了还凑在一起讨论,学校变成了交友平台,大家一呼百应,成了很好的朋友。”

  袁艮英是东城岗贝联华老年大学舞蹈队的舞蹈老师,她告诉记者,此次他们带来的舞蹈作品《启航》讲述的是老年朋友退休后融入新生活的情境。袁艮英介绍,此次参加比赛的选手学习舞蹈已经有十年时间。“她们很热爱舞蹈,为了更好地展示自身精神面貌、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一次花了很多心思去编排这个舞蹈,积极认真准备比赛。”

  将目光转移到器乐比赛的赛场上,选手们盛装打扮,纷纷亮出拿手“绝活”,行云流水般地演奏《》《喜洋洋》《喀秋莎》《雨打芭蕉》等经典曲目,有的大气磅礴,有的悠扬婉转,有的欢快热烈……现场器乐争鸣,韵味十足,琵琶、扬琴、手风琴、非洲鼓、萨克斯等乐器轮番亮相。

  马俊影作为指挥带领一群音乐爱好者共同演绎了联奏作品《赛龙夺锦、渔舟唱晚、旱天雷》,赢得台下阵阵掌声。马俊影告诉记者,他退休前是音乐老师,来到东莞后以音乐会友,带着一群老年朋友学乐器、玩乐器。“这次比赛主要是给大家一个舞台,有一个自我展示的空间,大家都很享受这个过程。”他说。

  长盛不衰 “根”在政府护航

  “商量比赛的事?找我们镇公共服务办。”在场下,记者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舞蹈节目《万江灯火》的17名参赛者来自南城街道。何柳是老年人文化艺术节的“老将”,参加了多届比赛,积攒了丰富的比赛经验。在她看来,从镇到市里,政府“不上场但始终在场、不缺位更不越位”,为赛事的举办统筹协调、周到服务。

  何柳告诉记者:“街道特别看重活动的群众性、自发性,放手让我们自己组织表演。参赛作品的选择很重要,我们虽然个个都是业余选手,但大家都很有舞台经验,也很感谢各方对我们的全力支持和信任。”

  “办比赛,就要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比赛。”主办方告诉记者,本届艺术节共开展舞蹈、声乐、粤剧、曲艺、器乐、书法、国画、摄影等8项比赛。这些项目在东莞的老年朋友群体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此次举办各类比赛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也为老年文艺爱好者们搭建一个展示平台,鼓励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也将他们晚年生活中的幸福与欢乐传递给观众。

  对于主办方来说,把舞台交给老年朋友,在后方做好赛事支撑,是对“全力做好安全‘守门员’”的清醒认知。

  这么多老年人参赛,如何保障大家安全?记者在现场看到:从办赛之初刷身份证报名,再到场内安全提示、医务人员驻点、调控人流量,为赛事护航。

  政府护航赛事的又一举措是:“让手机变成新赛场、让直播变成新主场。”

  为了让更多人有获得感,9月7日,第十届老年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开启了网络视频直播的方式开元体育官方下载。物理意义上的“赛场”空间有限,来自各地的文艺爱好者也想一睹选手风采,“为让家人朋友也能观赛,我们准时准点捧着手机看直播。”一名参赛选手说,都能参与,参与感和获得感更强了。

  “9月19日粤曲比赛初赛开锣,我们曲艺社社员约在一起准时收看直播,在家也能欣赏,很方便。”这是东莞一名老戏迷,也是直播的忠实粉丝,几场直播下来,每场比赛都有参赛选手焦急等待直播链接。

  正如一名参赛选手所说:“一下子感到被关注、被重视,觉得自己行,信心也起来了。”

  “大家在舞台上的状态,映射出东莞老年朋友的精神面貌。”主办方告诉记者,“‘老年文化赛事’正是扎根在这样充满自信和期待的热土上,才这么有活力。”开元体育

  专访

  东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彦旭:

  搭建交流平台

  满足文化养老需求

  南方日报:请介绍本届老年人文化艺术节的举办情况。

  孟彦旭:自7月份活动启动报名以来,全市共有36个代表团、1879名老年人报名参赛,参赛节目247个、参赛作品236件。各项目按比例分别设置5%的金奖、10%的银奖、15%的铜奖、20%的优秀奖和50%的老有所乐奖。对组织50人以上或5个项目以上参赛的团队,给予优秀组织奖。截至目前,声乐、粤剧、粤曲、舞蹈、器乐、曲艺、书法、国画、摄影等8大项目已举办,在比赛过程中不仅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加强了交流,更凝聚了人心、振奋了精神、激励了斗志。

  9月7日举办第十届“福彩杯”老年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舞蹈项目比赛举行,活动当天邀请局领导致辞,并共同启动首场比赛,现场播放老年人文化艺术节主题宣传片。7日当天,来自东莞全市各园区、镇街的24个代表团,约450名参赛选手相聚舞台,用真挚的歌声奉献了一场音乐盛宴。

  9月15日,组织专家评审开展书法、国画、摄影比赛等作品类比赛现场评选。比赛共收到来自东莞市各镇街老年朋友的参赛作品236件,其中书法作品100件、国画作品62件、摄影作品74件。这些作品均围绕本土自然风情、历史人文底蕴、东莞品质生活等,充分体现了东莞老年人较高的文化艺术水平和他们健康向上精神风貌。接下来将以展览方式,注重提升展览规格品质,让此次获奖作品得到“崭新”亮相。

  9月19日—22日,我们分别开展了粤曲、粤剧比赛现场评选,来自各镇街的老年“戏迷”同台献技,既让广大老年粤曲、粤剧爱好者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也比出了成就感、唱出了收获感。

  9月26日开展了曲艺比赛现场评选。来自各镇街(园区)的12个节目轮番上演。此次大赛节目形式丰富、亮点频现、异彩纷呈,传统与创新兼容,呈现了快板、朗诵剧、情景剧、龙舟说唱等各种类型的曲艺节目,通过舞台充分展现了长者风采。

  10月10日开展了舞蹈比赛现场评选,10月12日开展了器乐比赛现场评选,这两项活动深受老年人喜爱,举办比赛很好地满足了东莞老年人文化需求。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为东莞老年人群体打造具影响力、传播力、吸引力的艺术文化活动,提升全民认知度。

  南方日报:连续举办东莞市老年人文化艺术节,其办赛意义何在?

  孟彦旭:举办老年文化艺术节,旨在为全市老年朋友搭建一个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展现老年人健康生活,体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是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举措,有利于践行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不断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养老需求,体现文化自信,彰显文艺力量;有利于营造敬老、爱老、孝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在为民办实事实践中促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在这次比赛里,我们看到各社区、村居中的老年文艺爱好者自编自排自演节目,在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丰富了广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他们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我们也将搭建展现风采和体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将优秀作品进行汇演展示,展现老年人健康生活、积极向上精神风貌。

  我们常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老年人已不再单纯满足于“老有所养”,而是追求“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们应当看到,现实中,一些养老服务虽然能够满足老年人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但在“精神养老”方面做得还不够,接下来我们也要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在“老有所乐”等方面继续努力,并聚焦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老有所乐”平台载体建设,让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过得更加有滋有味、丰富多彩。

  • 公司地址:
    成都市新都区工业东区九龙大道1-9号
  • 服务热线:
    028-89899568 15698345563
  • 邮箱地址:
    460726482@qq.com
  • 扫一扫
    了解明最新资讯